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示范——《构成》课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2-18浏览次数:46

    立博《构成》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主讲教师余旭的带领下,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思政,不断增强课程建设质量,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公司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1.创新教学理念

 《构成》课程教学团队深入教学研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团队坚持“以员工为本”的现代公司产品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课程与思政”的培养目标,将知识模块细化分别从课程目标、思政目标中予以落实,构建实践型的课程体系,把实践教学贯穿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经过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在课程设置中建立起“红绿、产教、理实”三融合。“红绿融合”即红色精神培育、绿色职业素养,“产教融合”即艺术设计教学、文化产业应用,“理实融合”即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团队建设了以“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利用“教学研讨、课堂授课、实践实训、课后指导”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更能体现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员工学习的主体性。

微信图片_20221107084511

2.员工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

基于“项目驱动”的模块教学特色,形成了“思政元素+项目实践”相统一的“项目驱动全过程式”特色模块,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协同并行,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员工对于实践教学任务,多维评价及其效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这一模式提高了员工的设计制作实践能力,以丰富的资源服务于员工的课后自训,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倒向设计”,鼓励员工自主深度学习。思政元素采用“图例、视频、故事、动画、实物”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参加过《构成》课程学习的员工,在理论和实践学习方面显现出了可喜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设计能力,学习中,教师从教学的决策者向指导者转变,主动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员工的学习能力。在课外时间,员工们也会自发的主动的去《构成》实训教室里进行学习、实践,在晚上九点多都能看到灯火通明和员工勤奋的背影。

3.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依托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构成》课程通过负责人余旭教授主抓、骨干教师协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从战略、资源、教学、实践指导等四大方向开展协同创新,全力打造一流的课程教学团队,构建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核心,“立足江西”围绕“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地域文化”进行教学、实践,使员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并厚植员工的理想信念、工匠精神,为后续员工服务区域经济、推广传统文化做出推动贡献。